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47章 瀛莫之望

汉朝初年。

不用往下看,结果已经很明显了:石重贵相信了赵延寿的说法,而后晋的整个朝堂、或者说有话语权的人也都相信了赵延寿的投降之意。

刘邦不由感到牙疼。

要他来说,这也太容易就相信了吧?换做他,不试探上几个回合、用上好几条途径,他是绝不会真的相信的,就算接受了这赵延寿的投降信件,自己也必然有着其他打算。总之,绝不可能全盘交托信任。

毕竟,让他自己从赵延寿的角度来,想要骗人那可是方法多了去——谁能想到石重贵居然这么就选择相信了?或者就算没有全部相信,也没有进行充足的准备?

吕雉凉凉道:“这还有什么可说的?不就是之前的战争打出了自信心嘛。”颇有几分阴阳怪气。

石重贵那是打出了自信心吗?那分明自信心已经爆棚了。

“而且,后晋对契丹的情报刺探做的显然不够充分。”要不就是收集到了情报,却根本不能将各类情报联系整合,从中拼出关键信息。

刘邦眉宇有些凝重,他和吕雉、萧何、张良等人对视一眼,都打算在接下来的时间中,尽可能地加强大汉的情报系统建造,要培养挑选擅长此道之人,不仅要有人能够刺探情报,也要有人能够分析刺探来的信息。

辽朝,会同元年。

耶律德光眼睛一亮,这么简单的招数他不是没有想过,但他没想到居然如此好用?

他不由为自己先前任用赵延寿的行为更加肯定,也对赵延寿这个臣子越发满意:赵延寿,用处真的很多啊!用他真是不亏。

大契丹不是没有其他汉人将领或者大臣,但排的上号、能够有话语权的非将领的大臣,基本上都属于地位比较顶尖的行列了,和他们大契丹绑定也已经很深,与中原、特别是后晋联系较少,也难以取信。

其他汉人将领同样的道理,要么与大契丹绑定已深,要么就是和后晋关联不大。总之,都不如赵延寿好使。

耶律图鲁窘笑道:“大汗,看起来这位后晋的继位之君对于内政处理不甚擅长啊。”他明白,耶律德光必然会对石重贵动手。在他看来,既然有这样的意图,那就决不可中途停止,那他们要做的就是寻找石重贵的弱点。

而现在看来,别的不好说,但内政、用人眼光方面,石重贵是真的不够高明——既然如此,这样好的机会,他们怎能放过?

耶律德光会意,这确实是一个好的切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