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51章 驾崩影响

辽朝,保宁五年。

辽景宗耶律贤和萧绰对于太宗皇帝此次南下功亏一篑都倍感惋惜——这可以说是他们大辽在建国以来最好的南下入主中原的机会。

太宗皇帝威望甚隆,能够一统国内人心,压制百官部族;而中原自身又恰逢大乱,军力大损,各地藩镇们还都有自己的小心思……这样绝佳的机会最终却从大辽手中流失了,何等的可惜。

至于后来,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大辽也仍旧有着南下中原的呼声,但彼时国内政局动荡,各方争斗不休,根本不能像太宗时期一般组织起完整的、整体的南下经略;后来政局逐渐平稳,中原却也已经逐渐迈向了一统,再不如从前一般可以趁虚而入。

国内政局动荡啊……还是太宗皇帝驾崩的太不巧了,既过于突然,又不在行宫。而那时候虽然确立了皇太弟,但彼时的大辽贵族们正如神迹所言,才刚刚从过往的部落联盟转变过来,怎么会愿意就此遵循帝制传位?

即便没有应天皇后的威胁,他们恐怕也不愿意按照正常传位的模式将皇位传给皇太弟,而是更想要通过种种手段将选定继位之君的权力握到手中。

世宗正是如此,而世宗的遇弑也同样是这一情况所致。

想到这些年,几代皇帝对帝制的巩固,耶律贤对萧绰叹道:“燕燕,大辽到了朕这里,帝位的传承应当已经稳定了吧。”

萧绰对他的话表示肯定,温和道:“当然如此,历代先君的努力不也正是为此吗?明扆,我们的文殊奴是圣宗啊。”目前来看,起码耶律贤和耶律隆绪父子的皇位传承没有问题,而他们夫妻的长子耶律隆绪又有着圣宗的庙号……起码皇位是不会落到其他分支手中。

否则,就如穆宗一般,陵寝都未曾新建,而是附葬于太宗皇帝的怀陵。

只是,虽然应当不会致使帝位落入旁支手中,但就在耶律隆绪这一支内部是否会出现各种纷争反叛,就不好说了。

耶律贤和萧绰对这一点都心知肚明,说实在的,他们虽然对后世子孙搞内斗不是很满意,但也清楚这些事情难以杜绝,他们只是在考虑一点:大辽在未来灭亡于那些女真,除去各种腐化外,上层的争斗是否也是一大原因?

【耶律德光的总结反思很到位,他对未来如何行动的构想同样很好,但可惜的是,不论他的构想有多好,他都没有进行实践的机会了。】

【事实上,整个辽朝在此之后,也基本失去了实践耶律德光对入主中原的构想的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