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74章 和谈·太原

辽朝,统和年间。

承天太后萧绰和耶律隆绪,以及此时的辽朝重臣们默默地看着宋国的一系列操作,以及金国堪称是毫无阻力的南下推进。

虽然在先前御驾亲征南下与宋国交战之时,已经能够发现宋国在某些方面的一些问题和特性,他们大辽也正是凭借着对于宋国的分析获得了不少好处——但,这时候再看宋国对于金国的应对,他们还是觉得大辽仿佛有些吃亏了。

真的有些亏了啊。

他们大辽当时全军南下,连皇帝和太后都身在军中,大量的精锐和后勤准备都倾注在了这一战之中;而金国呢?他们倒也算是倾军而出,也是为了南下做足了准备,但是到底没有大辽当时的投注多啊……

结果,这宋国就这么认输了?明明宋国的勤王大军已经到来,或者就在半路,而金军又不能攻破京城,现在就连包围都解除了——他们还是在宋国的领土上作战,东西两路都还没能合到一处……

耶律隆绪感怀道:“看来还是安逸腐蚀了人心啊。”

在大辽和宋国签订了盟约之后,两国边疆基本上进入了大体上的平静。也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,所以边防废弛,对于武将军队的操练也下降了不少。他们大辽还有着草原传统,起码的骑马射箭还是所有契丹族人必然要学习的内容,宋国呢?

怕是早就沉浸在诗词歌赋的文化盛景中了。

不然,边防上有着天险倚靠,也不至于被金国这么轻易的突破,形同空设。

当然,大辽虽然好一点,也没有好到哪里去,所有人都一股脑地投入了搞内斗中去,还做不到干净利落,反而一拖再拖,生生拖死了大辽。

萧绰点头,打算接下来就开个会,对于这一可能的问题商讨一二,重新审视一遍大辽的武备情况,再对各方面的考核要求加以适当的改动。

宋朝,绍圣年间。

赵煦此时已经能够逼迫自己做到心如止水,平静无波了。

自从靖康彩蛋之后,为了保证自己能够多活一段时日,他就开始修身养性、保养身体,同时还去研究了一番道家典籍。别的方面不一定有什么提高,但这个保持心情平和的能力是真的提高了不少。

特别是,赵煦深深怀疑自己一旦不幸出现意外,大宋还能不能扒拉出来一个合适的继位人选——就算朝中重臣们现在已经知道了金国的狼子野心,但是没有一个靠谱的、起码不添乱的皇帝,就算是有贤臣也没用啊!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