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92章 借道蒙古

【皇太极在即位后,他就试图进攻宁远和锦州,这一努尔哈赤未能成功的地带。但是未能成功,折兵损将,同时因为后金内部各种因素,最终导致皇太极暂时打消了对明朝边境进行大规模作战的想法。】

【因此,皇太极还试图与明朝进行和谈。】

【这个和谈,一方面是为了拖延时间以便皇太极平稳后金内部,并且对诸如蒙古等其他方向采取动作;另一方面,就是想要试图通过与明朝议和,而从明朝方面获取一些物资,来辅助后金的发展。】

【而明朝方面,同样愿意通过与后金和谈的这一过程,来拉长时间,使得辽东地区、以及明朝内部的各方得到一个喘息之机,进而再图恢复辽东的大计。】

【因此,双方在短时间内,达成了一个共识:谈!】

【这一次和谈双方是通过信使来进行的,拉拉扯扯来回了几轮,明朝方面要求清军退出辽阳、沈阳一带;皇太极则称,辽东土地,系属天授,不可退还。】

【最终,双方都缺乏诚意的这一场和谈,显然没能达成什么最终有效结果,但是也确实是拖延了一段时间。】

【在这段时间中,后金方面在皇太极的带领下积极备战,并且不断地拉拢蒙古部族;而明朝方面……也确实进行了一些恢复。】

【另外,这一次的和谈,在明朝方面,实际上是有一些问题存在的,而且还是一个一旦爆发就是大问题的问题。】

明朝,洪武年间。

朱元璋沉默了,和后金之间通过议和来拉扯出时间,让大明能够缓过一口气来,这没有问题。在他当年打天下的时候,也是非常懂得观察形势,争取时间来发展自身的。

但是,他怎么觉得,神迹的这话听起来总是有那么一点点奇怪呢?

以及——到底是什么问题?这种双方都没有任何诚意的和谈,大明这边还能有什么问题?不都是心知肚明的敷衍吗?

难道是大明朝中有人暗中投了后金?还是大明朝中有人认为这一次的议和是错误的,然后根据后来发生的京畿之战反过来拿这一次和谈做文章?……还是说,明思宗对于这一次和谈有不同想法?还是,这一场和谈不是朝堂所同意的,而是边将或者其他个别人物的私自行为?

朱元璋想来想去,最终还是觉得,如果大明内部真的对这一次和谈存在隐患,那么多半还是会与朝堂相关——“物必自腐也而后虫生之;国必自伐也而后人伐之”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