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00章 后续变化

明朝,永乐年间。

朱瞻基心头顿生一股希望:“祖大寿这样回到锦州,应当是对后金假意投降?”

虽然现如今还只是讲到了此处,但是朱瞻基却是觉得祖大寿应当不会真的帮助皇太极去夺取锦州,他并没有真的选择就此归降。

朱棣没有否决他的这个想法,这样的走向并不是没有可能,相反,可能性还不小。只是,如果祖大寿回到锦州,那他是会直接镇守锦州,还是调往他地?

以及,大明与后金之间,关于锦州这样的关键要地,必然迟早都会有一场大战。而若是依照大明最终的结局,以及皇太极那个“为清朝入关扫清障碍”的评语,锦州等地,必然会在他生前被他握入手中。

——那么,如果当时祖大寿也还在锦州镇守,他是会在交战中战死,还是未能战死、再次被俘或者投降?

如果是后者,那么祖大寿,很有可能就会变成一个负面意义上的“名留青史”的结果啊。

而有了这样的一个将领,大明在末期的名声,同样也会受到一定牵连。

【祖大寿在被皇太极放走前,给皇太极定下的计划是这样的:十一月初一当晚,他赶赴锦州,徒步入城,然后对城中人说,昨夜他是突围逃出来的。随后,再由他去说服锦州军民——这些人原本就归属于祖大寿统辖——同他一道归顺后金。

而在锦州城内的巡抚丘禾嘉若是赞同此事,则可以保住丘禾嘉的性命,否则祖大寿就将其除掉。

为了让皇太极能够随时掌握祖大寿的行动进度,祖大寿表示,如果第二天,也就是初二,他顺利入城,就会在锦州城内发出炮声示意;如果第三或第四天,也就是初三初四,他成功夺取了锦州城的控制权,那么他同样会在锦州城内发出炮声,提示后金,此时皇太极就可以带兵前去接手锦州城了。】

【第二天,十一月初二,后金先是清点了一番大凌河城内的剩余人数:一万一千六百八十二人,三十二匹马。而当初修筑大凌河城时,夫役百姓商贾加上士兵,共有三万余人。】

【随后,皇太极在军营中听到了从锦州城内传来的一声炮声,但随后却再也没有响起。】

【这显然与祖大寿先前商议决定的计划不符。】

【十一月初四,在没有按照计划行动的两天后,祖大寿派人来到了大凌河城,表示他犯了一个大错误,那就是之前走的时候带的人太少了,面对锦州城如今的众多兵力,他完全无法实现原本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