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07章 速战速决

【崇祯十四年,崇德六年三月,洪承畴带着大军出发前往锦州,但他依旧不打算直接与清军交战,于是选择先驻扎在了宁远。】

【当然,在到了宁远之后,他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,他还是小规模地派兵与清军交战,以期能够试探出清军的作战水平、相关弱点等情报;而清军方面,面对明朝的十余万大军来袭,也没有贸然进攻,也在进行试探性进攻,并且从多方面探查情报。】

【就在双方互相试探,互相查找情报的时候,清朝内部没有什么大问题——因为这一举措基本符合皇太极的想法和计划;明朝内部就不一样了。】

【此时的兵部尚书,叫做陈新甲。陈新甲此人呢,同样是科举出身,不过不是进士,而是举人。崇祯十一年,受到了一个叫做杨嗣昌的人——是的,就是之前那个杨嗣昌——的推荐,成为了兵部右侍郎;等到崇祯十三年,成为了兵部尚书。】

【换言之,他成为兵部尚书的时间并不长。当然,明思宗时期,兵部尚书的生命都不是很长。】

【而杨嗣昌此人,在崇祯十四年正月,因为镇压内部农民起义不力——张献忠攻下了襄阳,杀掉了襄王朱翊铭。听闻这一噩耗之后,本就重病的杨嗣昌一命呜呼,不过,也有人说他是自杀身亡。】

【但不论如何,杨嗣昌死了,对于陈新甲的心理影响并不算小。毕竟,杨嗣昌作为一个难得的备受明思宗信重的大臣,在这时候也死了,足以影响其他大臣的内心;同时,鉴于兵部尚书这一职位在明思宗在位期间的高损耗率,陈新甲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后路问题。】

【而不管是出于对自己日后遭遇的考虑,还是真的也想要消灭清朝,总之,陈新甲开始催促洪承畴尽快作战了。更不要说,明朝此时还有一个现实因素卡在那里:粮草。】

【因此,陈新甲直接催促洪承畴速战速决,同时也劝说明思宗同意自己的建议。】

明朝,洪武年间。

朱元璋缓缓运气,和祖皇陵被放火破坏比起来,几个亲王郡王之类的被杀,完全算不上什么了——那当然是他的子孙,但那也已经是不知道多少代之后的子孙了。

因此,他干脆略过了这一话题,转向了催促洪承畴速战速决的事情上:“所以,这个陈新甲为了自己的日后,便不顾大明的日后,要让洪承畴速战速决?”他又转了一下头,“然后,朱由检就又同意了这个陈新甲的建议?”

他忍了又忍,没有骂出之前就已经骂过的一句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